当前位置:

说说当年那些文学青年(二)

作者:李国祥 编辑:刘强 2011-11-15 17:23:18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么散漫的随笔形式来说那些文学青年,我说没别的,我只是告诉大众,安化之所以人文底蕴这么深厚,就是千百年来,一代一代有这么一种氛围,许多人的坚持不懈,才形成一种整体力量,这种力量是无穷的。我要用这种方式来激励现在的文学青年,你们不要轻易放弃,坚持下去,到时侯总会有人记起你们的。

  现在我再给你们说说当年的那些文学青年。

  当年的文学青年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青年女性。比如林小明,一个下岗女职工,和夫君比赛似的写作,稍胜须眉,人家都在想方设法去摆地摊开小店养家糊口的时候,她却一本接一本的出书,写起了《下岗女人日记》。后来有位县领导慧眼识才,将她调到文化馆,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她一个人编《山花》编了好几年,真不知道她是如何编出来的。要一分一分地去化缘,刊物印出来后又要一本一本地去送阅,一摞摞放到人家办公室,喜欢的人会说声谢谢,倘若人家不喜欢这玩艺,则水都喝不上一口。

  还有一位文学女青年,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那种文静,那种冰清玉洁的气质,那就是上次提到过的俞俊仪。许多人都不知道安化这地方还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在书写宁静的散文,她那素净典雅的散文被《读者》刊发过,太了不起了。最近听说她去了毛泽东文学院自费学习,还在求上进。那天她拿了一本《文学风》送给我,一看不得了,她在上面一口气写了好几篇散文,还有名家评论,名家的评论更不得了。我认识俞俊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财政局从事办公室工作,那时她在隔壁不远的粮食局上班,那时她的散文就很出名了,在市里面得过一等奖,我羡慕得要死,经常跑到她那里去与她套近乎。所以现在我对那些追星族我都是理解的。

  文学青年中也不乏有另类的悲剧式的人物,我们村里就有这么个人,他中学毕业后什么都不想干,他买了一群羊,在屋后的山坡上搭起了木屋,有时候一连几十天不下山,头发蓄起老长,胡子也有尺多长。别人问他干什么,他说在写一篇长篇小说,几十万字,很有可能得偌贝尔文学奖。后来不知道怎么的他写着写着就疯了,衣服都不穿。像这么偏执的人毕竟只是极个别的。

  上次我还提到过一个叫罗欣荣的,也许大家都熟悉他,他很有个性,我有点不敢写他,但他与安化的文学太有关了,我不得不麻起胆子写写他。他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化很有代表性的文学青年,他原本是印刷厂的一个工人,他对文学的悟性很高,他的小说语言很丰富,得过省里的许多大奖。他天生一副艺术家相,靠文学起家,还下乡挂职当过副区长。说他有个性,其实就是太耿直了,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他可以在餐桌上叫你当面下不得台,他也可以顶撞自己的上司辞职下海,照样活的很好。

  安化当代文学史上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那就是彭铁森。一个打铁的居然写出了不朽之作,他凭一个剧本,竟成了当时安化文学青年的偶像派人物。《乡里妹子进城来》就是他的成名作,写出名了,就去了省城长沙,在长沙只要提起彭铁森,没有人不知道的。

  前年县城去世了一个恐怕谁也记不起了的人物,那就是严放军,与可爱先生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严先生当时在湖南文学界是与莫应丰齐名的,只可惜一个英年早逝,一个久病不治,两人都成了湖南文学界的遗憾。前几年可爱先生以他老兄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向日葵》就是写严先生的心酸故事,小说打动了湖南的千万读者,也因此获得了当年湖南文学大赛小说类第一名。今年廖静仁老师编的《新世期》文学作品选就收录了严放军先生的小说。

  在这些文学青年中,诗人也有很多,有一个诗人叫唐古拉山,梅城南街人,当我的班主任,教语文,可以说是我写诗的启蒙老师,他真名叫唐拉山,他眼睛高度近视,常年戴一副茶色镜,很有诗人风度。他的语文课讲得很生动,诙谐幽默,同学们都爱听。几十年了,我还记得他给我们讲过的一首哲理诗,题目叫《水》:谁是什么/请你去问鱼。他说这首诗得过世界精短哲理诗大赛一等奖。

  写到这里,有人向我建议,还有许多人都值得写,不要忘记他们了,我说是的,如果编辑有兴趣,一些人我肯定会写,我是想起谁就写谁,不论资排辈。比如向东流,谌永生,邓建华,杨人杰,李凤翔,陈明和,周正平,阳吉元等等,只要他们没意见,我一定会写他们。

作者:李国祥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