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文学创作 狭缝求成

作者:黄献忠 编辑:刘强 2016-06-28 11:40:20
时刻新闻
—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境,对于自己现在所处的生活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感触,不论是政界首脑,商界巨子,艺苑名流,还是名不见经,事不见卷的普通工人,农民,学生,手工业者,甚至于街头小混混,浪迹天涯的盲流,拾荒者都有自己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都会有自己的心境,都会有自己的难处与无奈,只是有的事有的人处理起来,能得心应手,有的人处理起来就是,一桶稀糟了。这所有的与你要面对与处理的,绝大多数是上帝在你出生时就安排了的,谁也逃不掉!而我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加小市民,尤其是我这种每天都还在为了一箪食一瓢饮劳碌奔波的人,居然,居然还爱上了什么文学艺术创作。别人听说了会觉得我这是滑天下之大稽,文学艺术是啥?是那种高知,高识,高水平,既有社会地位,生活也很富足的人玩的。前二十多年就有专家,学者在网上提出“文学啊,你靠什么来养活呢”这样大议题。咱们国家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公开说过,文学其实是吃饱了撑出来事情。总之,文学创作在我现实生活之中就是个奢侈品。而我坦白地说,我是的确爱上了它,在我的现实之中我那心境,那烦恼与困苦,处理起来是怎样的棘手也就可想而知了。

  说一件小事吧,记得大概是2013年5月份,不知是长沙作协艺术总监张立云呢,还是毛泽东文学院内刊《文学风》编辑部主任陈天成,在电话里同我说,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作协主席、著名作家、你最喜欢看的《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蒋子龙先生于23号来毛泽东文学院作文学讲座。如有兴趣他可以带我入场,并嘱咐我尽量早点来,座位紧张。咱一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啊呀,那个高兴劲呀就别提了,就想当天就去长沙,可是不行啊,摆在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是怎么去?你安化到长沙四个多小时的车程,那个文学讲座是上午十点开讲,最早的班车到长沙西站,一般是十一点多的样子,从西站到毛泽东文学院你总得要花时间吧,照这样子等我赶到毛院那蒋子龙也讲完了,就算座最好的位子也没什么用了·····幸好在后来联系到当时在桃江县作文联副主席的张器之,他说他们那里组织人有车去,要我在早上八点之前赶到他桃江可以同车去。那天没出啥意外,赶到了那个讲座,现还记得那主题是《文学的精变》。名家毕竟还是名家,听他从作家的经历就是财富,差异就是优势,深刻就是不凡。讲到文学就是要穿过世俗,到达灵魂,讲到作家在精神上不能放弃行走,文学不能靠奖来支持。又讲到传统文学应该是属于灵魂的写作,讲到真正的作家没有家,作家的灵魂永远要在行走·····等等,真的是使我思维与视野开阔,大长见识!感觉是受益匪浅。可是从安化跑到长沙来听他这个讲座,我得要将我小店关一天门,开销至两百元以上,再加上我那个月生意又不好,我女儿在长沙读书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500元是一分都不可少的,还有每月七七八八的开支,再加上这笔额外开支,过日子就得紧了还要紧,真的是一个月没吃肉,炒菜的油也要减半,结果到第二个月我果然“精变”了,整个人瘦得变成了根“豆荚子精”····这样的事情我过去的生活之中经常出现。您知道有人说我文学修养很高是啥意思吗?我解释一下,我出去听什么讲座,参加什么文学活动,我的小店就要关门休业,搞文学的钱是哪里来?当然是我开小店的钱了,【搞文学就关门休业,靠小店养活】关的日子多了,就简称文学修养高了。

  这的确是现实与文学的一条狭缝,而我至今还在这一条狭缝之中埋头行走,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我说文学是高知,高识,高水平的人玩的。我有知识吗?没有,一高中生能算有啥知识啊。到外面当小市民有时心血来潮,写,写,写到了自己从未接触到的知识范畴,又躲不开,问周围比我文化水平高很多的人,人家第一句话问我文学有什么用?你搞文学挣得多少块钱一个月?第一个问题我的确回答不了,第二个问题我不好回答,那是因为搞文学,没挣到钱不说还贴了钱呢。我问他那高知识的问题也就不了而了之了。

  这又是我知识面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一条狭缝,但是我至今仍然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实我自己,当然不只是为文学,亦为了生存。

  很幸运的是有许多我今生最好的朋友在帮我将这条狭缝慢慢填平,如黄正良,王青山,陈可爱,李定新,廖双初,刘盛琪,林小明,刘发增,卢长福等等他们都是真正良师,可贵的诤友。尤其是黄正良与王青山起先他俩都是教书,然后是借调至乡镇办公室从事多年的文秘工作,最后又都是经过国家很严格的公务员选拔考试,才成为体制之内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他俩的文字功底与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绝非是一般码文字的可比。于是我这个语文是野路子,在写作品时如遇到思维结构很严谨,逻辑性很强的东西,全靠他俩为我排篇布局,罗列框架的。

  我的文学创作似乎是我现实干瘪,生活艰辛的一个原因,但是以我自己的体会,也是文学创作使我内心得到充实,至少精神不空虚。因为创作我必须阅读,在阅读某些前人先哲的著作时的确使我对生活有新的认识。当自己心中的想法与现实有矛盾,有时的确能够找到解除的方法,在我生活之中遇到某一些坎,也似乎从阅读某些文学作品,加上自己的思考,也能找到跨过他的途径,于是,也可以说我的生命是在阅读与文学创作之中历练,心灵在阅读与写作之中得到充实。人生在阅读,写作,文学创作之中成长。

  我与文学创作在我的现实生活就如同是一个浪子,一个盲流,一个拾荒者,深深地爱上了皇帝的公主,抑或宰相的女儿一样。而她却与我现实生活,时不时出现各种或那种难以和解的矛盾,有时真的有那种从此就断了的想法,可是每每至此心中都会有那种难言的不舍,有时甚至真的有那种锥心刺骨的痛楚。犹是,我的文学创作与我的现实生活就一直一直在这么僵持着,日子过得惨淡,创作亦无所建树。但是我至今都没有放弃,那是因为阅读在我现实生活之中的确曾给予过我无数次的启迪与引导,使我从生活的困境之走出来,使我在人生多次的迷茫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文学创作的的确确让很坚实地,让我从多次人生失意,与那次刻骨铭心的情变之中,很顽强地走出来了。

  兴许,英国著名作家艾伦·贝内特说的“读书让人柔软,写作让人坚强”的道理就是如此吧。

  我将不会放弃我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将一如既往的保留我喜欢文学创作这个爱好!

  我的文学创作 狭缝求成

  黄献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境,对于自己现在所处的生活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感触,不论是政界首脑,商界巨子,艺苑名流,还是名不见经,事不见卷的普通工人,农民,学生,手工业者,甚至于街头小混混,浪迹天涯的盲流,拾荒者都有自己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都会有自己的心境,都会有自己的难处与无奈,只是有的事有的人处理起来,能得心应手,有的人处理起来就是,一桶稀糟了。这所有的与你要面对与处理的,绝大多数是上帝在你出生时就安排了的,谁也逃不掉!而我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加小市民,尤其是我这种每天都还在,为了一箪食一瓢饮劳碌奔波的人,居然,居然还爱上了什么文学艺术创作。别人听说了会觉得我这是滑天下之大稽,文学艺术是啥?是那种高知,高识,高水平,既有社会地位,生活也很富足的人玩的。前二十多年就有专家,学者在网上提出“文学啊,你靠什么来养活呢”这样大议题。咱们国家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都公开说过,文学其实是吃饱了撑出来事情。总之,文学创作在我现实生活之中就是个奢侈品。而我坦白地说,我是的确爱上了它,在我的现实之中我那心境,那烦恼与困苦,处理起来是怎样的棘手也就可想而知了。

  说一件小事吧,记得大概是2013年5月份,不知是长沙作协艺术总监张立云呢,还是毛泽东文学院内刊《文学风》编辑部主任陈天成,在电话里同我说,国家作协副主席,天津作协主席,著名作家,你最喜欢看的《乔厂长上任记》的作者蒋子龙先生于23号来毛泽东文学院作文学讲座。如有兴趣他可以带我入场,并嘱咐我尽量早点来,座位紧张。咱一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啊呀,那个高兴劲呀就别提了,就想当天就去长沙,可是不行啊,摆在眼前最现实的问题是怎么去?你安化到长沙四个多小时的车程,那个文学讲座是上午十点开讲,最早的班车到长沙西站,一般是十一点多的样子,从西站到毛泽东文学院你总得要花时间吧,照这样子等我赶到毛院那蒋子龙也讲完了,就算座最好的位子也没什么用了·····幸好在后来联系到当时在桃江县作文联副主席的张器之,他说他们那里组织人有车去,要我在早上八点之前赶到他桃江可以同车去。那天没出啥意外,赶到了那个讲座,现还记得那主题是《文学的精变》。名家毕竟还是名家,听他从作家的经历就是财富,差异就是优势,深刻就是不凡。讲到文学就是要穿过世俗,到达灵魂,讲到作家在精神上不能放弃行走,文学不能靠奖来支持。又讲到传统文学应该是属于灵魂的写作,讲到真正的作家没有家,作家的灵魂永远要在行走·····等等,真的是使我思维与视野开阔,大长见识!感觉是受益匪浅。可是从安化跑到长沙来听他这个讲座,我得要将我小店关一天门,开销至两百元以上,再加上我那个月生意又不好,我女儿在长沙读书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500元是一分都不可少的,还有每月七七八八的开支,再加上这笔额外开支,过日子就得紧了还要紧,真的是一个月没吃肉,炒菜的油也要减半,结果到第二个月我果然“精变”了,整个人瘦得变成了根“豆荚子精”····这样的事情我过去的生活之中经常出现。您知道有人说我文学修养很高是啥意思吗?我解释一下,我出去听什么讲座,参加什么文学活动,我的小店就要关门休业,搞文学的钱是哪里来?当然是我开小店的钱了,【搞文学就关门休业,靠小店养活】关的日子多了,就简称文学修养高了。

  这的确是现实与文学的一条狭缝,而我至今还在这一条狭缝之中埋头行走,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我说文学是高知,高识,高水平的人玩的。我有知识吗?没有,一高中生能算有啥知识啊。到外面当小市民有时心血来潮,写,写,写到了自己从未接触到的知识范畴,又躲不开,问周围比我文化水平高很多的人,人家第一句话问我文学有什么用?你搞文学挣得多少块钱一个月?第一个问题我的确回答不了,第二个问题我不好回答,那是因为搞文学,没挣到钱不说还贴了钱呢。我问他那高知识的问题也就不了而了之了。

  这又是我知识面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一条狭缝,但是我至今仍然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实我自己,当然不只是为文学,亦为了生存。

  很幸运的是有许多我今生最好的朋友在帮我将这条狭缝慢慢填平,如黄正良,王青山,陈可爱,李定新,廖双初,刘盛琪,林小明,刘发增,卢长福等等他都是真正良师,可贵的诤友。尤其是黄正良与王青山起先他两都是教书,然后是借调至乡镇办公室从事多年的文秘工作,最后又都是经过国家很严格的公务员选拔考试,才成为体制之内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他们两的文字功底与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绝非是一般码文字的可比。于是我这个语文是野路子,在写作品时如遇到思维结构很严谨,逻辑性很强的东西,全靠他俩为我排篇布局,列框架的。

  我的文学创作似乎是我现实干瘪,生活艰辛的一个原因,但是以我自己的体会,也是文学创作使我内心得到充实,至少精神不空虚。因为创作我必须阅读,在阅读某些前人先哲的著作时的确使我对生活有新的认识。当自己心中的想法与现实有矛盾,有时的确能够找到解除的方法,在我生活之中遇到某一些坎,也似乎从阅读某些文学作品,加上自己的思考,也能找到跨过他的途径,于是,也可以说我的生命是在阅读与文学创作之中历练,心灵在阅读与写作之中得到充实。人生在阅读,写作,文学创作之中成长。

  我与文学创作在我的现实生活就如同是一个浪子,一个盲流,一个拾荒者,深深地爱上了皇帝的公主,抑或宰相的女儿一样。而她却与我现实生活,时不时出现各种或那种难以和解的矛盾,有时真的有那种从此就断了的想法,可是每每至此心中都会有那种难言的不舍,有时甚至真的有那种锥心刺骨的痛楚。犹是,我的文学创作与我的现实生活就一直一直在这么僵持着,日子过得惨淡,创作亦无所建树。但是我至今都没有放弃,那是因为阅读在我现实生活之中的确曾给予过我无数次的启迪与引导,使我从生活的困境之走出来,使我在人生多次的迷茫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文学创作的的确确让很坚实地,让我从多次人生失意,与那次刻骨铭心的情变之中,很顽强地走出来了。

  兴许,英国著名作家艾伦·贝内特说的“读书让人柔软,写作让人坚强”的道理就是如此吧。

  我将不会放弃我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将一如既往的保留我喜欢文学创作这个爱好!

作者:黄献忠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