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农民生活得更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来源:县房产局 作者:谭燕君 编辑:刘强 2017-08-17 09:27:56
时刻新闻
—分享—

  按照中央政府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部署和安排,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试问:建设的初衷和归宿到底是什么?参观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益阳赫山区泉交河镇竹泉山村后,给了我们初步答案。

  一、还原农村田园生活气息,体现农民农耕劳作的场景。以淳朴为美,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为真。竹泉山村按照“营田”控制性策略,把宅基地转变为农田,形成大片成片生态农业基地,种水稻、进行温室培育、圈地发展生态养殖业……一丘丘稻田虽没有筑堤,一口口池塘虽没有特意种点绿树垂柳,就是自然地参差错落有致,却体现了一种朴实的农家生活和乐在其中的情怀。乡里乡亲一起劳作,歇息,谈笑风生,享受闲情逸趣,再现出农民真实的生活足迹,唤醒了熟悉的乡里乡情和最纯洁朴质的情愫和感染力。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切记盲目模仿城市建设大拆大建大修,而是体现地方特色、农耕特色,也不必盲目照搬照抄,因为发展美丽乡村不是单纯看景观有多美,而是能否感受到百姓生活是否比以前好了,有滋有味了,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是否把根留住了,把情系住了,要听乡民的声音。笔者特意走近一位妇女,问她现在生活过得怎样,她笑得合不拢嘴,跟我讲起她家的变化:现在建了新猪栏,300多头猪,一家人差不多就能扛下来,建了乡村别墅,有私家鱼塘,政府扶植供水、排水设施,池塘了水有两米多深,有时还可以过过“划船瘾”, 自家的菜吃不完了就喂猪,老了的我看她丢了好多。农家乐还可以提供最近就业,令城里人压根羡慕,当农民变成了一种奢侈,这也就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之处。

  二、体恤农民生活的需要及疾苦,细微处见真情。笔者看到竹泉山村有两处细节见规划水准,现真情。1、全部沥青油路。村庄在绿树花丛中穿行,却看不到路面有垃圾、碎片、落叶,道路虽只有3.5米左右宽,可全部铺上沥青,特别平整,舒适干净,没有站牌,却有人行道白线,平常坐到人性化设计的石桌石凳上,瞭望乡村风光,幸福感顿生。2、生态农业区设计水龙头。生态农业区中的稻田都在挨近沟渠位置设置水龙头,方便农民灌溉,这些都是切切实实感受百姓生活的需要和艰辛,提供的惠民举措。否则,再完美的规划、设施配套都是虚设,甚至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三、打造“村魂”,塑造“文化村民”。据了解,规划设计施工团队在前期的调研与动员工作中,村民积极性不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工作,导致收集资料信息难,实施规划有效指导难,可后来通过政府、村委及规划团队与村民的足膝交谈,设身处地及有效示范引导,村民的认识提高了,整体素质加强了,“村规民约”树立起来了。单看宅屋风格白墙蓝瓦,在统一中有所变化,乱建、大建、怪建、违章建等现象基本消除。当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关系集体的大事,要有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善于进取,乐于奉献,友善和睦,共同勤劳致富的层次上来,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一种自觉行为,就是善始善终的过程,这也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质和最终的归宿,是美的建设和美的心灵的融合。

来源:县房产局

作者:谭燕君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